新闻中心
走路和跑步,哪个更护健康?这项研究给了答案
想通过运动改善健康,却纠结选跑步还是走路?别再 “二选一” 了!《动脉硬化、血栓和血管生物学》期刊上的一项研究,用 6 年时间跟踪了近 5 万人,早就把两者的 “健康功效” 摸得明明白白。
研究团队专门找了两类人群:超过 3.3 万名长期跑步的人,和 1.5 万名坚持走路的人,连续 6 年记录他们的身体数据,重点观察高血压、高胆固醇、二型糖尿病这三种常见健康问题的风险变化。结果让人意外 ——在降低这三种健康风险上,跑步和走路的效果几乎没差别。也就是说,不管你是喜欢慢悠悠散步,还是习惯风风火火跑步,只要能坚持,都能帮身体远离这些 “小毛病”。
更有意思的是,如果把 “能量消耗” 拉到同一水平,走路甚至在某些方面比跑步更出色。比如同样消耗 300 千卡热量,走路对降低高血压、高胆固醇的效果,会比跑步稍微好一点。这对不喜欢剧烈运动的人来说太友好了:不用逼自己气喘吁吁地跑,每天饭后多走半小时,或者把短距离开车换成走路,慢慢累积能量消耗,照样能帮血管 “减负”、帮血脂 “稳下来”。
当然,跑步也有自己的 “独家优势”。想更快提升身体状态的人,选跑步准没错。它对提高身体代谢效率特别有帮助 —— 简单说,就是让身体变成 “更会烧能量的机器”,哪怕不运动时,也能比以前消耗更多热量;而且跑步时心肺需要更努力工作,坚持一段时间后,爬楼梯不喘了、快走不费力了,心肺功能和整体体能会明显提升,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会更饱满。
其实不管是走路还是跑步,关键都在 “坚持” 和 “适合自己”。如果你膝盖不太好、平时运动少,从每天 20 分钟快走开始,慢慢增加时间和速度,身体更容易适应;如果喜欢节奏快一点的运动,且没有关节不适,每周跑 3-4 次,每次 30 分钟,也能收获不错的健康效果。不用纠结哪种 “更好”,选自己能长期做下去的,就是对健康最有益的选择。
文/星动时刻